图片
文丨国粹君图片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文理大师。他,集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于一身。他,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他与梁思成是同学,与梁实秋是室友,是冰心夫妇的“红娘”,也是钱钟书杨绛的至交;放眼海外,还与泰戈尔、爱因斯坦、萧伯纳、罗素、罗斯福、丘吉尔这些大人物谈笑风生。但他的名字,你可能都没有听过。他就是顾毓琇。图片
01出身名门,“一门五博士”1902年,顾毓琇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世家,是明代思想家顾宪成的后代。
他的父亲是个思想开明的学者,精通数学、地理与物理等。
母亲是书圣王羲之后裔,祖母是宋朝词人秦观后裔。
正是这样的家庭氛围,催生了顾家“一门五博士”的奇迹。
老大顾毓琦,是德国汉堡大学医学博士;老二,顾毓琇,是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老三顾毓瑔,是美国康乃尔大学机械工程博士;老四顾毓珍,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博士;老幺顾毓瑞,是台湾省文化大学博士。
当然,顾毓琇是兄弟中是最为出挑的。
图片
6岁时,他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我国最早的新式学堂——俟实学堂。
小小年纪,就开始接受读书救国、科学救国的先进理念。
从学堂毕业后,父亲就有远见地将顾毓琇送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
正是在清华园的八年苦读,奠定了顾毓琇一生高成就的基础。
多年后,清华校史馆更如此评价:如果说清华园百年来培养过什么天才的话,顾毓琇无疑是第一名。无人能出其右。图片
可天有不测风云,1916年父亲顾晦农病逝,从此家道中落。母亲王静苏变卖嫁妆,省吃俭用,才能供得起兄弟几人求学。
别人劝她让子女弃学从商,但她“含辛茹苦,沉毅奋斗”,坚决要把子女培养成才。她的七个子女在她的训导下,长大后个个出类拔萃。
什么是父母的远见?
其实就是父母自身的人格成熟程度和见过世界的眼界,这些东西会潜移默化改变一个家庭的氛围和后代,是一个家庭的打底基石。
02
左手人文,右手数理
13岁时,顾毓琇考入清华,师从林语堂。
18岁开始,陆续翻译了莫泊桑的《肥与瘦》、泰戈尔的《胜利》等名作,还与闻一多、梁实秋等组建了清华文学社。
图片
顾毓琇与清华同窗闻一多(左一)和潘光旦(右一)20岁,顾毓琇发表了中国最早的话剧剧本《孤鸿》,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发轫人之一,后来还创办了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上海实验戏剧学校。
图片
抗战期间上演的顾毓琇话剧
他一生创作诗词歌赋近八千首,出版诗歌词曲集达34部之巨,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陆游的多产大诗人,获得“国际桂冠诗人”的殊荣。
图片
清华学成,1923年顾毓琇凭着优异的成绩被公派留美。
从清华的经历可以看出,顾毓琇是钟情于文学的,当时胡适等人也力劝他继续从文。
然而怀揣着家国情怀的顾毓琇,一心想着的却是“工业救国”。
当时电机学正在世界范围兴起,而中国则还处于萌芽阶段。
于是,他便不顾阻拦地选择了这门对中国意义重大的学科,登上“杰克逊号”邮船。
图片
麻省理工学院
21岁,他考入麻省理工大学学电机工程科,短短三年半时间,就获得了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第一个中国博士。
23岁,他发明《四次方程通解法》,是基础数学领域的一个突破性成果;他创立的非线性自动控制理论,在国际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被尊为该领域的先驱;日后更是凭借“顾氏变数”等杰出成果,获得电机工程领域的“诺贝尔奖”——兰姆金质奖章。
图片
顾毓琇获兰姆奖
在学科高度分化的20世纪,能在如此众多且差异巨大的领域都取得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成就,实属凤毛麟角。
这既源于其超凡的天赋与勤奋,也体现了其贯通古今、融合中西的视野。
真正的大家,往往不拘于一域。
顾毓琇的一生,正好印证了一个道理:人生不设限,精彩才无限。
03以赤诚之心,抒爱国之情学术研究冠绝古今,顾毓琇的爱国之心更是赤诚可见。
他曾说:我们要抵制外侮,我们要枪炮、要弹药、要飞机、要运输的便利,要粮食的供给,这些都是有赖于工程师的能力。
1929年,27岁的顾毓琇留学回国,组织清华教授和学生研究防毒面具,以椰子壳为原料,成功制成了改良版的防毒面具,挽救了无数将士的性命。
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胜利,顾毓琇是蒋介石败退大陆时钦点要带走的教育界泰斗级别的人物。蒋不惜以他全家老小生命相要挟,顾毓琇无奈做出暂往美国的决定,远行异乡。
图片
晚年的顾毓琇,始终心系祖国发展和统一。1972年,随着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冰。1973年8月,应周总理的邀请,他冒险试飞,几经辗转回到心心念念的祖国大陆。
当时,两岸几乎没有交往。由于他在国民党中的人脉和影响,此次大陆之行就被看作两岸的破冰之旅。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曾经说:“两岸关系最早就是顾毓琇老先生开创的。”图片
197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顾毓琇夫妇及子女
尽管名满天下,但顾毓琇在物质上却极度自律,甚至节俭到近乎清贫。
1972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退休后,他和夫人只靠社保维持生活,但只要稍有积蓄,他便拿出来在国内外大学设奖学金。夫妇二人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交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高等学校设立奖学金,鼓励青年学生为国家的前途努力进取、全面发展。图片
不单有炙热满怀的爱国心,他还拥有高瞻远瞩的眼界。
1983年的国民科技大会上,顾毓琇向国家提出一套理论:科学技术不仅是经济上的第一生产力,还是整个国家战略层面的重中之重。1995年,他的这一套理论被概括为“科教兴国”。
图片
04
桃李满天下,影响大半个中国
“重教尊师新地天,艰辛攻读忆华年。微分运算功无比,耄耋恢恢乡国篇。”
这首诗写于1986年,表达了一位长者对恩师的情谊。
这首诗的赠予对象,正是顾毓琇。
图片
除了学贯中西以外,顾毓琇更是将其一生所学,孜孜不倦地传授给后人。
国内的许多知名科学家和学者,都师出顾毓琇,可谓桃李满天下。
顾毓琇回国后,进军教育界。
他一手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航空研究所,成为中国电机和无线电的奠基人之一。
钱学森就是研究所最为知名的学生之一,顾毓琇把他推荐给了美国著名航天工程学家西奥多・冯・卡门当“徒弟”;火箭研究领域的“三钱”,除了钱学森,钱伟长也是顾毓琇的学生。
图片
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吴健雄,也师出顾毓琇。
她曾与陈省身等人集资出版了《顾毓琇科学论文集》,共收录了顾老的180多篇论文。
吴仲华、屠守锷、王希季、陈同章等名人,都与顾毓琇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
图片
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的吴健雄
他几乎在所有中国的顶尖大学中担任过职务,如浙江大学、中央大学、交通大学、西南联大的前身长沙临大、清华大学等;还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戏剧学院、音乐学院。
可以说,顾毓琇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半个中国。
他的门生,从文学巨擘、学界泰斗到政界名流甚至是国家元首,几乎跨遍近现代中国所有领域。
图片
图片
05
学者、教授、诗人,清风、明月、劲松
这样一位十全十美男人,本可以叱咤风云,但顾老的一生却极为素净。
他一直以恬淡的心态面对生活,不接受采访,不参加讲座。
值得一提的是,顾先生还是一个宠妻狂魔。他的妻子王婉靖,是著名画家,典型的江南才女。
图片
顾毓琇曾对孩子们说:“没有你们的母亲,我不可能做成这许多事情!”他的每本书封面都由妻子王婉靖题写书名,他在每本书的扉页上都写着“献给我的挚爱”。他与夫人从1929年相知相守到2002年,整整73年,真正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图片
2002年9月9日,100岁的顾毓琇于美国逝世,夫人王婉靖于2006年故去,二人的骨灰一同返回无锡老家安葬。回首一生,他只写下了简单的十二个字:
学者、教授、诗人,清风、明月、劲松。
顾毓琇用百年人生证明:真正的知识本无边界,无边界才是知识的本来形态。
左手用人文救国,右手以数理为民分忧,顾毓琇以他的真才实学和广博的情怀,为新中国做出卓越的贡献,传奇的一生让人肃然起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正规实盘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