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年来,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经历,可以说是跌宕起伏,远超很多军事专家最初的预料。它付出的巨大代价,无论是经济上的、军事上的还是国际声誉上的,就像一面镜子,照给全世界看。
对于我们中国而言,这其中蕴含的教训尤其深刻,总结起来,至少有三条血淋淋的现代战争铁律,值得我们深思,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吃大亏。
这第一条铁律,就是:现代战争,光有钢铁洪流不行,还得有“硅脑智能”。
以前总说打仗打的是后勤,是装备数量。俄罗斯开战之初,坦克、装甲车一眼望不到头,确实是传统意义上的“钢铁洪流”,架势很吓人。但真打起来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乌克兰拿到了西方提供的无人机、单兵反坦克导弹、“星链”通讯系统和精准的情报支持。结果呢?价格低廉的无人机像马蜂一样,能从天上精准地“点名”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坦克;士兵躲在角落里,用单兵导弹就能摧毁庞大的装甲车。
这说明什么?战争形态彻底变了!光有庞大的硬件堆积,没有尖端的软件、算法、电子信息战和无人智能装备的绝对优势,你就是个笨重的巨人,很容易被一群灵活的、网络化的“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
这对我们的提醒就是:强军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向信息化、智能化,芯片比钢铁或许更重要。
这第二条铁律,更是致命:经济和安全,绝不能绑在别人裤腰带上。
俄罗斯为什么打得这么吃力?一个极其关键的原因,就是它遭到了西方世界史无前例的严厉制裁。从金融系统被踢出SWIFT,到海外资产被冻结,再到关键技术和零部件进口被卡脖子。
别看俄罗斯地大物博,能源粮食能自给,但很多高精尖的工业领域,它同样依赖全球供应链。这一下被切断,军事工业的产能和升级速度立马受影响。
这给我们敲响了最响的警钟!平时全球化你好我好,真到了撕破脸的时候,别人真会下死手。所以,什么叫作“底线思维”?就是要确保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我们的核心产业链、能源供给、粮食安全、金融体系不能被人一剑封喉。
芯片自己能造一点是一点,能源多渠道进口,粮食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这些都是血的教训换来的宝贵经验,一点都马虎不得。
最后第三条铁律,看似无形却重如泰山:道义的高地,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
俄罗斯这次在国际上非常孤立,除了少数伙伴,几乎整个西方世界甚至很多中立国家都一边倒地谴责和制裁它。这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是乌克兰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国际援助,是俄罗斯在外交上举步维艰。
现代战争早已不只是战场上的拼杀,更是一场全球瞩目的“舆论战”、“认知战”。谁更能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同情,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实际支持,让对手陷入更大的被动。
这提醒我们,在未来任何可能的冲突中,我们必须牢牢掌握国际道义和舆论的主动权。要有理有据地向世界讲清楚我们的故事,争取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失道寡助,这不是一句空话。在国际朋友圈里被孤立,付出的代价将是难以估量的。
总而言之,俄罗斯的经历,是一本昂贵的现代战争教科书。它告诉我们:打赢现代化战争,要靠智能科技而非单纯人海;维持长期对抗,要靠独立自主、不被卡脖子的经济根基;而要想赢得最终胜利,则必须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赢得人心。 这三条铁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正规实盘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