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有些事儿比电影还离谱。
好莱坞大片里,主角总是开着最靓的战机,放着最燃的摇滚,轻松吊打反派。
但现实呢?
现实是,2024年的某一天,东海上空,一架我们自家产的歼-16,活生生把电影里才有的桥段,砸在了“主角”——美军F-22“猛禽”的脸上。
那一幕,光是想想都觉得血压飙升。
咱们的飞行员李超大校,面对着两架气势汹汹摸过来的F-22,没怂,反而油门一推,机头一拉,搞了个骚操作。
他直接翻了个身,玩了个“桶滚”,机腹朝上,从美军飞行员的座舱顶上呼啸而过。
距离也就十几米,近到估计能看清对方头盔上的logo。
这叫什么?
这叫“骑脸输出”,网络游戏里的顶级嘲讽,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这事儿要不是央视自己曝出来,说出去都没人信。
歼-16,一架在我们军迷圈里都快被念叨成“过气网红”的四代半战机,干的主要是对地攻击的粗活,人送外号“炸弹卡车”。
而F-22呢?
那是蓝星空战的传说,五代机的开山鼻祖,隐身性能点满,出道二十年,号称“片叶不沾身”。
一个泥地里打滚的壮汉,把一个养尊处优、白衣飘飘的剑客给按倒了,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事情发生后,最逗的是美军的反应——“猛禽”再也没在中国近海出现过。
一次都没有。
要知道,亚太这片天,F-35那帮“打工仔”都快飞出包浆了,三天两头来我们家门口晃悠。
怎么偏偏是金贵的F-22,这位“空战王者”,来了一次就被吓破了胆,再也不敢来了?
答案很简单,踢到铁板了。
美军自己心里门儿清,这次碰面,F-22的隐身神话,在中国这套“反隐身天网”面前,跟皇帝的新衣没啥区别。
从空警-500预警机到地面那些奇形怪状的米波雷达,F-22一进入探测范围,基本上就是裸奔状态。
所谓的“隐身突防”,在咱们体系化的“组合拳”面前,就是个笑话。
有人老问,为啥不派歼-20上?
这问题就有点外行了。
你家里有把屠龙刀,难道天天拎着去菜市场切白菜?
歼-20是我们的王牌,是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的杀手锏,它的各种参数都是顶级机密。
日常这种海上巡逻、互相“瞅瞅”的活儿,派歼-16去,绰绰有余。
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到骨子里的自信:我用我的“次顶级”装备,就能把你家最牛的那个给办了。
这种心理上的碾压,比单纯的技术胜利更让人回味。
说到底,这次“耻辱一幕”,撕开的是美国空军早已外强中干的里子。
这些年,我们飞行员的年均飞行训练时间已经干到了200小时以上,而财大气粗的美军,因为各种原因,反而降到了120小时。
天上那几分钟的交锋,背后是成千上万小时的差距。
李超那个看似潇洒的桶滚,每一个舵面的偏转,每一次油门的增减,都是汗水喂出来的肌肉记忆。
他知道,在那个瞬间,他就是那片空域的主宰。
F-22的传说,始于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我们最先进的还是歼-8B,望尘莫及。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我们仰望的“天神”,如今在我们家门口被一记“泰山压顶”摁得没脾气。
这已经不是一架飞机对另一架飞机的胜利了,这是一整个作战体系、一代飞行员,对旧霸权的超越。
所以啊,别再迷信什么“一机定乾坤”的神话了。
现代空战,玩的是体系,是信息,是背后整个国家的工业和科技实力。
F-22那身斑驳的涂装,或许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当“炸弹卡车”都能骑在“猛禽”头上的时候,你就该明白,这天,真的变了。
下次再有不开眼的想来我们家门口秀肌肉,最好先掂量掂量,自己经不经得起这么一折腾。
正规实盘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