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参考消息智库 Author 参考消息智库
9 月 1 日,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呼吁各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讲话发表的时机至关重要。全球秩序遭到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对抗加剧的双重冲击。尽管美国保持无可匹敌的军事实力和深厚的金融影响力,但是近年来,由于美国的政策往往是从狭隘的自身利益出发,美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的信誉已受到侵蚀。
这种幻灭感引起全球南方的共鸣,那里长期以来对被排除在国际决策之外的失望情绪仍未得到解决。对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化的不对称发展,从债务依赖到疫苗不平等,暴露了现有制度的失败。北京倡议的吸引力在于它承诺的包容性。
▲ 8 月 28 日拍摄的 2025 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主会场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一景(新华社)
对伊斯兰世界和广大中东地区来说,历史上,很多国家深陷冷战时期的二元对立,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伞,如今它们正在重新调整结盟关系。海湾国家正在加强与中国的能源和投资关系;土耳其正在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金砖国家保持接触;埃及和巴基斯坦等经济体正日益向东寻求融资。
中国呼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这对那些对西方领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失望的国家很有吸引力,这些机构的救助条件有时会引发国内动荡。对这些社会而言,多元化不仅提供了经济上的缓解,也提供了减少对华盛顿依赖的政治筹码。
然而,战略重要性超出经济范畴。中国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直接回应了中东地区对解决冲突的渴望。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不仅凸显地区不稳定,也凸显全球治理体系的功能失调。
对于穆斯林占多数的社会来说,加沙战争尤为令人焦灼。北京隐含的论点是,由全球南方主导的秩序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措施,在没有根深蒂固的偏见的情况下调解冲突。中国 2023 年促成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和解,表明它有能力充当和平调解人。中国是否可能扩大这种行动,尚有待观察,但是中东正在密切关注。
展望未来,北京的雄心是通过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平台,将这一秩序制度化。如果这些框架聚合起来,全球南方就能在能源、贸易和安全等方面更有效地协调行动。
对于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来说,这可能意味着在气候融资、债务重组和技术转让方面有更大的议价能力。
展望未来,全球发展的走向呈现一种分化、但相互依存的秩序。美国仍将在科技创新和军事实力方面处于中心地位,但是其主导地位将受到一群冉冉升起者的挑战,后者的合法性源于它们代表世界大多数人口。
对伊斯兰世界来说,与这一转变保持一致可能会为围绕正义、发展与和平塑造全球规范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显而易见的是,美国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时代正在消失。全球政治的新篇章正在书写之中,伊斯兰世界必须做出决定:究竟是继续作为大国博弈的客体,还是崛起为塑造自身命运的主体。(编译 / 郑国仪)
本文由香港《南华早报》网站 9 月 5 日发表,原题为《中国"真正的多边主义"愿景引起伊斯兰世界的共鸣》,作者为阿卜杜勒 - 瓦希德 · 贾拉勒 · 努里。
来源 | 参考消息智库
审核 | 邓媛
编辑 | 许海婷 田欣
正规实盘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