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至傳統賞月吃餅的時節--中秋。據史料記載,月餅的[鼻祖],乃殷、周時期的[太師餅];月餅的制作和推廣,始于唐代的[胡餅];月餅的稱謂,源于楊貴妃賞月時對[胡餅]的更名,直到明代,[中秋吃月餅] 才在民間逐漸流傳。
千余年來,中秋月餅的種類、形狀與口味,在繼承傳統的演變中,逐漸形成了冬種不同的品系,如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臺式月餅、滇式月餅、港式月餅、潮式月餅等;月餅中添加的餡料也是五花八門,包括蓮蓉、豆沙、豆蓉、栗蓉、水果蓉、水果味餡、果仁餡、咸蛋黃、蔬菜餡、肉松味、冰淇淋餡等:月餅也在圓形為主的形態上,有了更多顏色、花紋的變化。
月餅多是高熱量食物
廣式月餅皮薄、餡足,口感柔軟,蘇式月餅外皮松脆香酥,口感酥松。這兩種月餅因其杰出的口味,遭到廣闊顧客的喜愛。傳統的月餅,不論產地在哪兒,多屬高油、高脂、高糖食物,而過量攝取高熱量食物